AMD 去年推出了 Ryzen 锐龙处理器,事隔多年之后总算重返高性能处理器市场,性能比前代 FX 处理器有了明显提升,再加上性价比不错,以致于 AMD 2017 年都能扭亏为盈了。
英特尔这边被大家调侃多年挤牙膏升级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制程工艺一直停留在 14nm 节点上,Skylake 之后架构几乎没什么升级,6 代、7 代以及现在的 8 代都是如此。
不过调侃归调侃,要知道高性能处理器研发是个烧钱的活,6 代酷睿的 Skylake、7 代酷睿的 Kabylake 除处理器研发耗资超过 71、70 亿美元,这一管牙膏可不便宜。
Intel 酷睿 i7 7700K
大家都知道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华为、展讯这样的公司在 ARM 等移动处理器领域取得了进步,但是我们跟国外差距最大的还是高性能处理器,X86 领域又不像 ARM 那样开放授权,门槛非常高。
中国现在 X86 领域除了获得 AMD 授权的天津海光投资公司之外,剩下的就是上海兆芯公司,他们的技术来源于是 VIA 威盛公司,这是 AMD、英特尔之外第三家具备 X86 授权的公司,不过 VIA 的实力跟前两位差得太远了,工艺、架构都远远落后。
继承了 VIA 衣钵的上海兆芯公司前不久推出了 KX-5000 系列处理器,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取得的成绩,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有意思的是他们公布了一些处理器研发相关的数据,比如 CPU 研发投入这方面的。
目前他们举了 ARM、AMD、英特尔、苹果、IBM 和华为的例子,比如 ARM 处理器 2016 年的研发费用为 3.49 亿美元,这个数据是比较低的,不过 ARM 的模式跟其他公司也不同,他们主要做设计和方案,处理器厂商购买的是 ARM 的授权,还是要自己二次研发设计的。
真正要自己做处理器研发就非常烧钱了,苹果 2016 年的研发投入在 100 亿美元左右,IBM 也有 57.5 亿美元,AMD 公司也有 10 亿美元,而 Intel 研发费用就多了,2016 年就达到了 127 亿美元。
他们的例子中还有华为,2016 年研发投入 762 亿美元,不过华为这些研发投入并不是针对处理器这一个项目的,所以总投入很大,但不清楚具体的芯片研发费用,反正也不会很低,毕竟这是个烧钱的活。
兆芯还公布了这几家公司研发具体处理器的费用,ARM 的 A73 架构研发周期约为 1 年,费用 3.24 亿英镑,约 4.2 亿美元。
X86 处理器就烧钱多了,10 年前的 Core 架构也要 34.6 亿美元,之后的每代处理器也要三四十亿美元,到了 22nm 工艺的 Haswell 处理器上,费用涨到了 66 亿美元,6 代酷睿的 Skylake 处理器要 71 亿美元,7 代 Kaby Lake 也要 70 亿美元——你们整天调侃英特尔挤牙膏,没想到这一管牙膏这么贵吧。
AMD 因为没有半导体工厂了,处理器研发费用就少多了,不过 Zen 处理器依然要 31.2 亿美元,比英特尔处理器少了一半多,不过考虑到 AMD 的营收规模,这个费用可不低了。IBM 的 Power 处理器研发费用要低很多,平均在十几二十几亿美元左右。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兆芯也没公布这些数据源于哪里,实际研发费用要复杂很多,比如英特尔每年 120 多亿美元研发投入,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制程工艺研发,从 6 代酷睿到 7 代酷睿的变化来看,英特尔不可能只是在架构研发上就投入 70 亿美元。
转自 http://ift.tt/2FEhR8L
The post x86 狂烧钱!Intel 6 代酷睿研发费用就要 71 亿美元 appeared first on Linuxeden开源社区.
http://ift.tt/2ntMuHo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